数据库操作出错:145 -> Table './db_ncclcs_cma_2020/website_stat'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insert into website_stat (viewDate, view_date, script_name, query_string, ip, request_method, uid) values (NOW(), NOW(), '/Website/index.php', 'ChannelID=185&NewsID=2836', '3.145.17.46', 'GET', '')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首 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合作交流 | 关注气候 | 科技开发中试 | English
气候科普
 
 
 
气候科普

气候组织发布CCUS在中国18个热点问题报告

[日期:2011-06-13]  [新闻来源:腾讯绿色]

      国际非营利机构气候组织6月8日在京发布了《CCUS在中国:18个热点问题》报告。报告介绍了CCUS(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在中国进展的情况,客观分析了此项重要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实际价值以及发展方向,CCUS技术的利弊和去留问题,都在这份报告中给予了充分的思考,为政府和企业了解以及利用此项技术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介绍和分析。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CCS的定义是指将CO2从工业或相关能源产业的排放源中分离出来,输送并封存在地质构造中,长期与大气隔绝的一个过程。中国则结合本国实际提出了CCUS,即在CCS原有的捕集、运输和封存三大环节的基础上增加了CO2利用(Utilization/Use)的环节。目前CCUS的概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CO2的利用也引起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

       中国政府在 “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能源战略和减排的基本思路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中国设定了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和“十二五”期间碳排放强度降低16%-17%的减排目标,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方案。

       作为火电消费大国,煤炭能源战略和环境保护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也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CCUS技术被认为是中国清洁煤战略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在各种减排举措当中,CCUS的贡献率不容忽视,如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CCS可能成为减排贡献最大的单个技术,在另一些积极的减排情景下(如近零排放或负排放),CCUS技术甚至成为必须的技术选择。但是由于CCUS除了CO2减排的功能外,尚未发现明显的能源替代或节约能耗的效益,加上对其减排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以及长期安全性等诸多问题的综合讨论还比较缺乏,因此无论是技术研发人员、政策研究者,还是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者都对是否应该大力发展CCUS和如何发展CCUS存有疑问。本报告也对碳税和碳交易等潜在的气候变化政策工具对CCUS的影响及其他一些热点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本报告分析认为,应用CCUS技术将帮助中国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而达成国家减排目标、履行国际责任。并由于其对煤基工业(燃煤发电和煤化工)清洁化、低碳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对富煤贫油的中国具有特殊意义,有利于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中国积极推动CCUS技术研发示范还可能带动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催生新技术应用。技术的溢出效应将惠及电力、油气和(煤)化工等众多行业以及基础学科研究。从技术战略储备的角度出发,发展CCUS技术更是为了应对潜在的技术市场竞争,把握商业机会。CCUS技术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都已经纷纷投入到CCUS的研发和示范之中,为了避免在技术竞争中处于被动,并进一步实现技术出口,中国也应该尽早做好准备,迎接CCUS技术的商业化。

      除发展CCUS对中国的意义之外,本报告还探讨了CCUS技术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如安全隐患、高成本、高能耗、CO2资源化利用市场规模未知等。报告认为除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外,积极有效地推进国内外和跨产业的紧密合作是现阶段在中国开展CCUS研发示范的两个关键,这也关系到发展CCUS最核心的问题――降低成本。如何降低CCUS技术的成本,需要学术机构的潜心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国际社会给予更为实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可喜的是,中国的大型能源行业,如华能、神华、中电投、中石油和中石化等企业,已经率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CCUS技术的研发和示范,通过工程实践积累了技术经济数据和工程经验,并积极参与了与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沟通和交流。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女士强调说:“CCUS技术在中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成本控制,风险评估、管理、预警和响应机制,以及跨行业合作等方面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应对严峻的气候问题,履行国际承诺。希望气候组织基于长期的追踪和研究整理的一系列成果可以为中国的决策机构和公众提供更多的帮助。”
 

 
版权所有 © 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upport by sofoo.com)
Tel: +86-10-58995876; 010-68400091
Addr : 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局   Zip: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