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操作出错:145 -> Table './db_ncclcs_cma_2020/website_stat'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insert into website_stat (viewDate, view_date, script_name, query_string, ip, request_method, uid) values (NOW(), NOW(), '/Website/index.php', 'ChannelID=185&NewsID=3382', '18.189.180.244', 'GET', '')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首 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合作交流 | 关注气候 | 科技开发中试 | English
气候科普
 
 
 
气候科普

南方轮番强降雨 解读今年汛期气候特点

[日期:2015-06-17]  [新闻来源:中国气象局网站]

       今年入汛以来,强降雨轮番袭击我国南方地区,强对流天气多发、重发,天气气候形势严峻复杂。今年汛期气候有什么特点?厄尔尼诺和夏季风目前状况如何?对我国汛期天气气候有哪些影响?针对这些问题,6月16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副主任王遵娅博士接受中国政府网、中国气象网联合采访。

  专家: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副主任王遵娅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栾菲

  西南暖湿气流强盛,为南方带来降水

  记者: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出现多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为何雨带一直停留在南方?

  王遵娅:2015年入汛以来,截至6月15日,我国南方地区强降水频发,共出现了11次强降水过程,目前南方正经历新一轮暴雨天气;降水落区相对集中、累计雨量大,江南、华南累计降雨量300~800毫米,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1000~1300毫米,广东阳山局地达1570毫米。而与常年同期相比较,南方地区大部降水偏多2~5成,江南中部、华南北部及贵州中部偏多5成至1倍,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

  

       一般而言,4—6月是华南前汛期,雨带维持在华南和江南一带,这些地区多强降水过程,是比较正常的。

  具体分析近期情况,亚洲中高纬地区呈“西高东低”异常型分布,东北冷涡活动频繁,北方地区冷空气比较活跃。而同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势力持续较强、位置偏西,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持续控制南方地区;冷暖空气在江南、华南一带持续交汇造成连续性强降水

 

图:欧亚地区500百帕高度场(等值线)及距平场(阴影区)分布

  入汛以来气候呈现三大特点

  记者: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气候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旱涝格局是怎样的?

  王遵娅: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气候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东北、江南、华南降水偏多;黄淮、云南、海南降水偏少。如上所述,与常年同期相比较,东北地区大部和南方地区大部降水普遍偏多2~5成,其中江南中部、华南北部及贵州中部偏多5成至1倍,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而黄淮、云南、海南等地降水普遍偏少2~5成,部分地区5~8成。

  二是南方暴雨过程多,间隔短,雨量大,雨带南北摆动频繁。

  5月3日至6月15日,我国南方地区共出现11次暴雨过程,过程间隔最长仅有4天,江南、华南平均雨日分别为28天、29天。入汛后江南、华南累计降雨量300~800毫米,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1000~1300毫米,广东阳山局地达1570毫米。华南7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春季历史记录极值,广东连州(5月20日)和福建清流(5月19日)突破历史极大值。南方主雨带位置在长江中下游—华南之间摆动。

  三是全国干旱总体偏轻,云南、海南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

  5月以来,海南省平均降水量158.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7%,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少。海南南部存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海南西南部存在重到特旱。

 

  

       记者:入汛以来产生上述气候特点的背景是怎样的?

  王遵娅:大气对厄尔尼诺事件产生比较明显的响应,加之近期印度洋海温偏高,使得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西,副高西侧的西南暖湿水汽输送相当丰沛,使得华南和江南一带降水偏多。

  由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发展,使得极涡分裂南下,我国东北地区在低槽控制下,低层盛行气旋性环流,东北冷涡非常的活跃,使得东北地区低温多雨。

  而云南、海南处于副高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同时印缅槽偏弱,输送到云南和海南的暖湿气流明显偏弱,降水偏少,干旱有所发展。

  厄尔尼诺对汛期气候影响复杂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厄尔尼诺、夏季风的发展情况。厄尔尼诺、夏季风如何影响我国汛期天气气候?

  王遵娅:厄尔尼诺自2014年5月以来持续发展,已维持14个月,目前已达中等强度,并且暖海温区由前期的赤道中东太平洋向东太平洋发展。最新一周的ENSO指数为1.4,与前两周基本持平。厄尔尼诺目前仍在维持发展中。对于季风的情况,目前印度季风推进偏晚,强度偏弱;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

  一般而言,中等及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易导致我国秋、冬季南方降水偏多,而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少;冬季气温易偏高,出现“暖冬”;次年夏季长江流域、江南降水偏多。例如,1997/199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历史上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1997年北方冬麦区出现秋旱,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北松花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涝。1982/1983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仅次于1997/1998年,1982年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影响秋收作物的产量和质量;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及陕南发生了严重洪涝,东北地区出现低温,黑龙江、吉林6月气温偏低3-4℃,打破了190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记录。

  2014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前期影响表现为2014年登陆我国的台风只有5个,较常年7—8个偏少,8月没有台风登陆。2014年夏季,我国东部主要多雨带在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出现“南多北少”特征。2014/2015年出现暖冬,特别是在1月和2月,全国平均气温均创历史新高。近期表现为江南、华南一带降水偏多。

  一般来说,东亚夏季风偏强,有利于我国东部主雨带偏北,北方降水多而南方降水偏少;相反,如果东亚夏季风偏弱,易于出现“南涝北旱”。(责任编辑:张永)
 

 
版权所有 © 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upport by sofoo.com)
Tel: +86-10-58995876; 010-68400091
Addr : 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局   Zip: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