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建立陆面水平衡实时监测系统
[日期:2012-01-07] [作者:姜彤]
2011年12月29日,国家气候中心和清华大学在长江上游联合建立的陆面蒸散发监测系统(Lysimeter-GP_WaterWatch)完成施工并通过验收。这套系统选址位于重庆市气象局正在建设的沙坝区歌乐山国家气象观测台站址内。该系统由目前国际最为先进的土壤水分检测、数字式土柱称重及GPRS数据采集及传输等模块组成,并附带有便携气象站,能实时的检测自然条件下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水分下渗及自然表面实际蒸散变化。该套系统土柱称重系统测量精度达到100g (相对于0.01mm),能够测量包括实际蒸散发以及结露、结霜及微量蒸散发等土壤水分微量变化。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动态GPRS无线传输设备实时发布观测数据,由位于世界各地的远程网络终端可实时获取观测结果。该套系统具有精度高、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是继长江下游(南京)和中游(南昌)建立的同类观测系统后的又一次尝试。该系统已由国家气候中心和清华大学联合申报国际和国内专利。 该系统的建成,为国家气候中心和清华大学及相关科学机构的科研人员实时获得长江中上游自然状态下陆面实际蒸散发、土壤水分含量及下渗量等重要数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也为在长江中上游开展气候变化和重大工程对局地水循环和陆面水量平衡影响,气候和水文系统的检测和归因研究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2011年12月29日,国家气候中心和清华大学在长江上游联合建立的陆面蒸散发监测系统(Lysimeter-GP_WaterWatch)完成施工并通过验收。这套系统选址位于重庆市气象局正在建设的沙坝区歌乐山国家气象观测台站址内。该系统由目前国际最为先进的土壤水分检测、数字式土柱称重及GPRS数据采集及传输等模块组成,并附带有便携气象站,能实时的检测自然条件下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水分下渗及自然表面实际蒸散变化。该套系统土柱称重系统测量精度达到100g (相对于0.01mm),能够测量包括实际蒸散发以及结露、结霜及微量蒸散发等土壤水分微量变化。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动态GPRS无线传输设备实时发布观测数据,由位于世界各地的远程网络终端可实时获取观测结果。该套系统具有精度高、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是继长江下游(南京)和中游(南昌)建立的同类观测系统后的又一次尝试。该系统已由国家气候中心和清华大学联合申报国际和国内专利。
该系统的建成,为国家气候中心和清华大学及相关科学机构的科研人员实时获得长江中上游自然状态下陆面实际蒸散发、土壤水分含量及下渗量等重要数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也为在长江中上游开展气候变化和重大工程对局地水循环和陆面水量平衡影响,气候和水文系统的检测和归因研究提供重要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