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气候年际预测集成系统研制及业务应用” 课题启动会在成都召开
[日期:2019-03-21]
2019年3月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东亚季风气候年际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第六课题“东亚气候年际预测集成系统研制及业务应用”(负责人:陈权亮教授;课题编号:2018YFC1506006)启动会议在成都召开。田文寿,曹杰,曹龙,李跃清,罗玮,舒红平,朱明,王式功,文军等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6位课题骨干和来自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气候中心等单位的课题组成员及相关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图片 会议主要内容为:通过建立我国 1950 年代以来主要大江大河、关键经济区降水和气温年际变化数据集,为其他课题研究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支撑;建立一套客观集成业务应用平台,开展面向我国大江、大河和关键经济区的年际气候预测业务应用技术研发,探索针对这些关键区域及面向行业的业务化示范应用,为政府部门防灾减灾和气候外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建立我国气候年际预测客观集成业务系统,构建东亚区域年际预测数据库及相应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最终形成年际预测业务产品体系,应用于我国气候预测业务,并开展行业示范应用。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上述介绍和汇报,并对项目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舒红平教授指出,本课题的基础意义非常重要,需要提前打造业务预测平台,并且数据源头要统一。田文寿教授认为,要选择合适的数据集时空分辨率。王式功教授认为,大江大河流域和关键经济区交错地带的数据和预测问题要重点关注。李跃清研究员指出数据的预测发布以及在行业内的应用示范要逐步展开。曹龙教授提出要厘清专题1-2和专题3-6是同步还是先后进行。项目首席科学家任宏利研究员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工作进展,并感谢了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其他专家也从各个方面与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课题负责人陈权亮教授对启动会作了总结,并对专家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纳,指出了各专题的逻辑顺序及时间节点,阐明了如何进行面向行业的示范应用及如何建立数据集,明确了下一步各专题的工作重点。希望课题参加人员能够紧密联系,加强交流,扎实工作,注重质量。在紧扣专题研究内容的前提下,密切联系其它专题,使课题的研究成果内容完整而又特色鲜明。
2019年3月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东亚季风气候年际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第六课题“东亚气候年际预测集成系统研制及业务应用”(负责人:陈权亮教授;课题编号:2018YFC1506006)启动会议在成都召开。田文寿,曹杰,曹龙,李跃清,罗玮,舒红平,朱明,王式功,文军等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6位课题骨干和来自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气候中心等单位的课题组成员及相关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图片
会议主要内容为:通过建立我国 1950 年代以来主要大江大河、关键经济区降水和气温年际变化数据集,为其他课题研究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支撑;建立一套客观集成业务应用平台,开展面向我国大江、大河和关键经济区的年际气候预测业务应用技术研发,探索针对这些关键区域及面向行业的业务化示范应用,为政府部门防灾减灾和气候外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建立我国气候年际预测客观集成业务系统,构建东亚区域年际预测数据库及相应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最终形成年际预测业务产品体系,应用于我国气候预测业务,并开展行业示范应用。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上述介绍和汇报,并对项目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舒红平教授指出,本课题的基础意义非常重要,需要提前打造业务预测平台,并且数据源头要统一。田文寿教授认为,要选择合适的数据集时空分辨率。王式功教授认为,大江大河流域和关键经济区交错地带的数据和预测问题要重点关注。李跃清研究员指出数据的预测发布以及在行业内的应用示范要逐步展开。曹龙教授提出要厘清专题1-2和专题3-6是同步还是先后进行。项目首席科学家任宏利研究员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工作进展,并感谢了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其他专家也从各个方面与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课题负责人陈权亮教授对启动会作了总结,并对专家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纳,指出了各专题的逻辑顺序及时间节点,阐明了如何进行面向行业的示范应用及如何建立数据集,明确了下一步各专题的工作重点。希望课题参加人员能够紧密联系,加强交流,扎实工作,注重质量。在紧扣专题研究内容的前提下,密切联系其它专题,使课题的研究成果内容完整而又特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