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操作出错:145 -> Table './db_ncclcs_cma_2020/website_stat'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insert into website_stat (viewDate, view_date, script_name, query_string, ip, request_method, uid) values (NOW(), NOW(), '/Website/index.php', 'ChannelID=9&NewsID=1712', '3.12.155.100', 'GET', '')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首 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合作交流 | 关注气候 | 科技开发中试 | English
合作交流
 
合作共享
学术活动通知
学术交流
学术年会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ISCS 讲习班
共建单位
 
 
学术交流

Bin Wang教授谈亚澳季风系统和季风降水

[日期:2006-07-27]  [作者:宋亚芳 张雁]

    

      7月24-25日,著名气候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王斌教授应邀访问了北京气候中心(BCC)和开放实验室(LCS),并在气候变化科学前沿论坛作了两场学术报告“What determine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system?”和“季风降水的长期变化”。精彩的报告吸引了60多位来自国家气候中心、气象中心、信息中心、气科院、培训中心,中科院大气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业务人员和研究生。李维京研究员、陈德亮教授分别主持了报告会。董文杰研究员和丁一汇院士出席了报告会。
      中国位于亚洲季风区,深受季风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海洋(尤其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复杂的大地形(如青藏高原)和陆面状况的影响。王斌教授在“What determine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system?”报告中主要介绍了他的研究小组研究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S-EOF方法。通过该方法分析印度—太平洋海温变率,得到两个统计意义上的主要变化模态,这是传统的EOF方法得不到的。该变化模态在季节演变、方差贡献、传播和年代际变化/长期变化趋势等方面的不同。年代际变化和LF(低频振荡)模态相联系,表明SST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类似ENSO的年代际转型。持续的增温和QB(准两年振荡)模混合在一起,从而解释了大部分沿海大陆-西太平洋这一马蹄形地区局地SST的变率。
      王斌教授还介绍了亚澳季风异常发展的主要模态特征:1)从当前夏季到下一个夏季风异常呈相反位相分布,表明了季风系统中显著的准两年振荡;2)亚澳季风异常的发展主要由两个低层反气旋环流控制:南印度洋高压和西太平洋高压。它们与El Nino的发展和消亡关系密切。而La Nina年情况相反,为气旋性环流;3)环流异常从印度洋到西太平洋向东移动;4)大气模式多是把海温做为一个强迫源来驱动大气的运动。他们的研究表明,更重要的是季风-热带海洋的相互作用,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也不容忽视。
      王教授还解释了ENSO通过太平洋-东亚遥相关,影响次年的东亚季风的物理过程和机制。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影响西北太平洋的反气旋个数以及北太平洋的反气旋通常是如何建立的。对于利用10个全球大气模式对东亚季风区季节预报模拟效果差、在非季风区模拟较好,王教授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模式只考虑局地的降水和海温的关系,只把海洋作为一个强迫源,而实际的海温是受大气影响而产生的。
      在“季风降水的长期变化”报告中,王教授主要基于从1860年开始,全球温度持续升高,特别是近50年,但是降水的变化并不明显这一气候背景,定义了全球季风区,并将六套资料整合,通过计算分析得出:1)北半球夏季风区陆地降水有微弱的减少趋势,南半球夏季风区陆地降水没有明显变化,全球夏季风区平均陆地降水也没有明显变化趋势;2)通过EOF分析发现减少最多的是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地区。我国华北地区降水在减少,南方降水增加;3)过去25年,季风区海洋降水是增加的,但是陆地上降水变化不明显。
      王斌教授1966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1981年获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硕士学位,1984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成为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
 
 
(图片提供:章真    李想)
                                

 
版权所有 © 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upport by sofoo.com)
Tel: +86-10-58995876; 010-68400091
Addr : 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局   Zip: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