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合作交流 | 关注气候 | 科技开发中试 | English
合作交流
 
合作共享
学术活动通知
学术交流
学术年会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ISCS 讲习班
共建单位
 
 
学术交流

杨崧教授介绍美国NCEP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

[日期:2013-10-18]  [作者:任宏利]

       2013年10月17日上午,杨崧教授应邀访问了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并在《气候变化科学前沿论坛》作题为“Asian Monsoons in the 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Multi-scale Variations and Predictions”报告。国家气候中心科研业务人员及研究生40余人聆听了报告,并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闫宇平主持了报告会。 
       杨崧教授曾任美国NOAA/NCEP 国际季风预报员培训平台主任、NOAA气候预报中心全球季风团队负责人和中国气象局-美国NOAA合作项目气候组美方负责人,是国家气候中心的老朋友,也是开放实验室的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季风、海陆气相互作用、气候可预报性等方面研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中美合作机制培养气候中心的科研业务人才,促进气候中心气候预测业务能力的提升。
       此次来访,他较为全面地报告了美国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CFSv2)对于亚洲季风区气候现象的预报效果,展示了一批最新的科研成果。要点如下:
     (1)亚洲季风区气候的复杂性决定了CFS的预报对象仍主要为气候变率主模态的空间型和时间指数。相比于一代系统,CFSv2对于南亚夏季风指数以及东南亚夏季风指数的预报能力均有所提升,但对于东亚夏季风指数的预报效果仍偏低;
     (2)由于CFSv2更好地考虑了亚洲陆面过程分量对气候的影响,因此对于亚洲冬季风的预报效果明显提升,且结果表明,海洋性大陆及其周边海气耦合对于冬季风预报很重要;
     (3)CFSv2对于AO和ENSO均表现出不错的预报效果,但也存在对于ENSO-季风关系预报偏强的问题;
     (4)通过分析热带气旋频数与海温、环流等因素的关系,利用CFSv2模式输出数据实现了对热带气旋频数的预测,预报效果良好。
       杨崧教授希望能将这些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预测科研业务中,从而建立更为紧密的研究-应用合作机制。
 

 
版权所有 © 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upport by sofoo.com)
Tel: +86-10-58995876; 010-68400091
Addr : 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局   Zip: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