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操作出错:145 -> Table './db_ncclcs_cma_2020/website_stat'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insert into website_stat (viewDate, view_date, script_name, query_string, ip, request_method, uid) values (NOW(), NOW(), '/Website/index.php', 'ChannelID=95&NewsID=1542', '3.141.47.221', 'GET', '')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首 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合作交流 | 关注气候 | 科技开发中试 | English
科研动态
 
动态报道
获奖成果
 2011-2015
 2005-2010
 1995-2004
论文论著
 论著介绍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1995-2000
 
 
动态报道

数据壁垒是这样拆除的-气象数据共享网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日期:2006-04-04]  [新闻来源:中国气象报]

      [中国气象报4月1日 记者 冉瑞奎]  2001年,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吟隆博士在从事科研最挠头的是如何得到研究中必需的基础数据。如今,这一难题已不复存在。比如,想要气象资料,他只需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data.cma.gov.cn)上点击所需词条即 可。
      “气象资料共享后,我们凭国家攻关合同任务书,就可以免费获得我们需要的数据,分文不花。有了这些基础数据的支持,我们感觉‘十五’期间的攻关研究得心应手,自己感觉科研质量有了质的变化。研究的部分成果,在和国际上和同行交流时,也受到了好评。”
数据壁垒制约我国科技发展
      美国对国有科学数据采取所谓“完全与开放”政策,除非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影响政府政务和公务员个人隐私的信息,否则都必须公开。这样一来,数据虽然免费提供,但政府却从科学研究、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方面获得了“倍增效益”。
      ……
      现代科学研究问题空前复杂化,科学研究对象不是简单孤立的系统,而是涵盖更大的范围,跨学科科研信息、数据的实时获取与处理,仿真与大规模计算已成为分析、发现和预测的主要手段之一。科学数据共享可以使全球性的、跨学科的、大规模科研合作成为可能,可以使跨越时间、空间、物理障碍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也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国家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的突破口,是实现国家资源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
      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呼吁科学家将数据大方地拿出来共享,切莫再将大量的数据藏在口袋里形成“数据壁垒”。并希望从国家层面上实现科学数据共享,使科学数据更加开放,数据交换更加顺畅,数据应用更加便利。
气象部门上下联动拆除围墙
      气象数据共享虽然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于中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来说,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而且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为了走好这一步,中国气象局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各个方面为其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首先是法规护航。在国家尚没有整体数据共享法规的情况下,气象部门为了尽快启动试点工作,在《气象法》的法律框架下,参考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国际间气象资料交换的有关决议,制定了有利于共享工作开展的部门条例《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
      ……其次是上下联动。第三是领导重视。第四是人才支撑。……
      2001年底,通过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站可以获得三天的部分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以及若干气象要素的30年标准气候统计值(1961-1990)。
      2002年底,可获得气象部门提供的常规观测数据、卫星气象数据、科学实验考察数据、大气环境数据、气象灾害数据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数据等六大类共29个数据集产品,总数据量达240GB。
      2003年底,可获得信息已扩展到地面、高空、太阳辐射、海洋船舶、卫星遥感、科学实验与考察等13类气象资料,69个数据集产品,总数据量达740GB。
      2005年底,中国气象局从美国相关数据中心引进了全球及中国区域历史卫星气象数据产品,建立了全球卫星气象产品数据库系统,总数据量约2400GB,内容涉及大气廓线、地表属性、海表属性、多通道辐射率、臭氧含量、降水及气溶胶、水汽、云属性等多个方面。
      到2010年,将可以获得以大气圈层为核心,涵盖气候系统范畴的数据集产品,总数据量超过50000GB。到那时,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将建成以国家级主平台和31个省级共享分平台为主,涵盖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分布式共享服务网络体系,网络在线提供数据占共享总数据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成为国内权威、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力的地球环境领域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数据共享催生科技创新
      气象科学数据的共享,使得广大公益性部门和机构可以免费获得以前不能得到或需要付费才能得到的气象资料,这一点对科研项目是至关重要的,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统计,到2005年5月,气象共享试点就为31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8项“973”计划项目提供了高质量的气象基础数据共享服务,类似的“863”计划、知识创新工程等国家的重点科研课题也多次得到了气象数据的共享服务。以上真心实意、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的广泛赞誉。
      ……
      用户反馈信息表明,共享的气象科学数据已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例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决策污染物的大气输送研究;中药资源保护研究;西北地区水土平衡问题研究;草原火灾分析监测;植被与大气相互作用;疾病与气候的关系;青藏公路路基病害研究;农业病虫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等。
    --摘自中国气象报
        

 
版权所有 © 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upport by sofoo.com)
Tel: +86-10-58995876; 010-68400091
Addr : 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局   Zip: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