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北京11月30日讯(记者王静)] 第八届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五”以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认为“十五”期间,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以积极参加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为标志,步入新中国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中国先后与美、法、德、英、意、韩、巴西等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关系,有效推进了中国相关领域科研水平和产业化能力的显著提高,体现出中国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中,中国政府和科学家采取“主动出击”方式,积极努力地参与其中。如,中国积极参与由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空间局共同发起的欧洲民用卫星导航计划——伽利略合作计划,成为参加“伽利略计划”的第一个非欧盟成员国。
......此外,中国政府和科学家还积极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全球变化计划、国际反质子与离子研究装置、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研究计划,并领衔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启动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这些都表明中国科学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参与世界科学前沿研究,为中国及时分享世界先进科研成果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科技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已参加了大约350个国际科技组织。其中,政府间组织35个,有206位中国科学家被选入国际科技组织的各级领导岗位,进入国际科学理事会的有3人、世界一级科学组织59人、世界二级科学组织1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