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操作出错:145 -> Table './db_ncclcs_cma_2020/website_stat'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insert into website_stat (viewDate, view_date, script_name, query_string, ip, request_method, uid) values (NOW(), NOW(), '/Website/index.php', 'ChannelID=95&NewsID=1998', '18.221.106.169', 'GET', '')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首 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合作交流 | 关注气候 | 科技开发中试 | English
科研动态
 
动态报道
获奖成果
 2011-2015
 2005-2010
 1995-2004
论文论著
 论著介绍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1995-2000
 
 
动态报道

罗勇发表文章 冰川消融,是个热点话题吗?

[日期:2007-03-23]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罗勇]

    《人民日报》2007-03-22 第16版刊登了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研究员的文章,题为“冰川消融是个热点话题吗(关注气候变化①)”。
  ●冰川覆盖着近10%的地球陆地表面
  ●1993至2003年,冰川和冰帽的消融使海平面上升了7.7毫米
  ●冰川消融威胁人类社会的食物供应、居住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是最近50年冰川消融加快的主要原因
  
开栏的话:
  春天大雪纷飞,冬季暖阳高照,海平面逐渐上升,几十年乃至百年不遇的台风、干旱、特大暴雪接踵而至……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气候正在发生的变化。
  然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您是否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影响、趋势,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科学家的争论?本版特设“关注气候变化”栏目,选择公众关心的话题,约请专家解答。欢迎读者来信来电点题,大家共同关注气候变化,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                                                            ——编 者  
  
  “冰川消融,是个热点话题吗?”——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的200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这是不是个热点话题?先看看明天(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吧——“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显然,冰川和极地作为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热点、焦点话题。
  对大部分人来说,冰川消融似乎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冰川与人类息息相关。这种极地或高山地区的巨大冰体,覆盖着近10%的地球陆地表面。据统计,我国西部有冰川46342条、总面积59414.47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0.6%,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而位居世界第四。
  冰川是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就发源于冰川,河西走廊的绿洲就是靠祁连山冰川融水哺育的。冰川融水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奔泻千里,构成了我国主要的水系,孕育了中华文明。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估计,从1960/1961到2003/2004年,全球山地冰川和冰帽的净物质平衡每年损失1550亿吨。从1993至2003年,因冰川和冰帽的大范围消融使海平面上升了7.7毫米。世界冰川监测机构最新发布的监测结果也显示,在1980年到2005年之间,世界的冰川厚度平均大约缩减了10.56米,而且呈现出加速退缩的趋势。
  我国的冰川也呈现出加速消融的迹象,冰川面积近40年平均减少了7%,面积缩小了3790平方公里,冰川储量减少相当于各冰川厚度年平均减薄了0.2米。
  冰川消融对局地气候、生态环境、水资源变化及海平面上升均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食物供应、居住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极地冰盖和冰川大量融化产生的冷水注入海洋将使洋流格局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气候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状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是最近50年冰川消融加快的主要原因。科技部、中国气象局最近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21世纪我国气候将继续明显变暖,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冰川将消失,预计到2050年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还可能再减少27.2%。
  冰川消融不应该只是个热门“话题”,人类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拯救冰川,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并适应其不利影响。
  (作者: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人民日报》 ( 2007-03-22 第16版 )
                    

 
版权所有 © 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upport by sofoo.com)
Tel: +86-10-58995876; 010-68400091
Addr : 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局   Zip: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