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操作出错:145 -> Table './db_ncclcs_cma_2020/website_stat'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insert into website_stat (viewDate, view_date, script_name, query_string, ip, request_method, uid) values (NOW(), NOW(), '/Website/index.php', 'ChannelID=95&NewsID=2031', '18.224.95.38', 'GET', '')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首 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合作交流 | 关注气候 | 科技开发中试 | English
科研动态
 
动态报道
获奖成果
 2011-2015
 2005-2010
 1995-2004
论文论著
 论著介绍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1995-2000
 
 
动态报道

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与脆弱性报告发布

[日期:2007-04-12]  [新闻来源:科学时报]

      [科学时报北京49日讯(记者易蓉蓉)]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最新报告警告,未来几十年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将带来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减产、海平面上升、大量物种灭绝等灾难性后果,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承受最沉重的打击。专家呼吁,中国应把握住瞬间即逝的机会,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并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4月6日,IPCC在布鲁塞尔发布了其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卷《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勾勒出气候变化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图景。报告警告:受水资源短缺影响的人数将从千百万上升到数十亿,部分国家粮食产量可能减半,上亿人将面临饥饿的威胁,每年将新增数百万人受海岸洪水侵害。而这些灾害性后果最大的受害者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群。
      在过去50年里,中国的平均气温升高幅度达到1.1摄氏度,升温速度比全球或北半球同期速度都要快。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公共健康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近年来,中国每年干旱、洪水、台风等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至3000亿元人民币,超过全国GDP的1%。IPCC报告第二卷指出,在亚洲的一些大江大河三角洲地区,人们会面临海水上涨、风暴潮和河流洪水的风险。
      报告中还提到“对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粮食不足的风险非常高”,绿色和平组织有关人士对中国农业可能遭受的影响特别忧虑“根据我国早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受气候变化影响,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至10%,这个减产程度相当于湖南湖北这两个传统农业大省颗粒无收。”
      4月9日,绿色和平组织邀请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林而达与第三工作组主要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家华探讨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林而达表示,第二卷报告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未来将给自然和人类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这些影响提供政策建议。由于报告内容涉及诸多敏感因素,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环保团体的多名官员、专家和观察员们一直在报告最后文本的措词上争执不下。他认为,目前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现实的、多方面的,为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到2030年中国农业每年要多生产3000万~5000万吨粮食。潘家华认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今年2月在巴黎发布的IPCC报告第一卷《科学基础》指出,过去半个世纪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有超过90%的可能性是由人类行为特别是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引起的,并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最高可达6.4摄氏度。
      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亟须及时采取广泛的措施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并增强适应能力。但是如IPCC报告所指出的,单有适应措施还不够,“只有减缓与适应措施相结合的一揽子方案才能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对气候变化所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按照目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不断飙升的速度,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中国最快将在2009年超过美国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绿色和平组织呼吁“若现在就行动起来,在加强适应能力的同时,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提高能效,我们仍然可以避免最严峻的后果。”
                    

 
版权所有 © 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upport by sofoo.com)
Tel: +86-10-58995876; 010-68400091
Addr : 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局   Zip: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