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userfiles/20150710091257.jpg)
中国气象网报道 7月7日,中国气象局和德国气象局科技合作双边会议在京召开。双方介绍了各自气象部门的工作情况,回顾了上次双边会议以来的合作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强在历史气候资料分析研究、城市气候与气候变化、世界气象组织信息系统(WIS)和全球信息系统中心(GISC)技术合作、全球大气观测等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会议期间,德国气象局向中国气象局移交了在德国气象局档案中保存的14个中国气象观测点的数字化早期历史资料。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德国气象局局长格哈德·亚德里安(Gerhard Adrian)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会议记录。
郑国光代表中国气象局对德国气象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程,对德国气象局的支持表示感谢。郑国光表示,自1980年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以来,中德气象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数值预报技术、世界气象组织信息系统、卫星资料应用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希望今后双方能够建立定期召开联合工作组会议的机制,加强高层交流互访活动,继续深化气候研究、数值预报、综合观测、气象信息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加强区域气候合作,加强在世界气象组织等多边机制下的合作协调。他表示,中国气象局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为双方合作提供支持。
格哈德·亚德里安感谢中国气象局给予的热情接待,对多年来双方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和赞赏。他希望今后双方能够继续加强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增加高层互访活动,加强合作项目的成果应用,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技水平,促进双方气象事业发展。
会议期间,德国气象代表团参观了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业务单位,听取相关工作介绍,并将前往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站进行访问和业务交流。
据悉,中德气象部门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1980年5月,中德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气象局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气象局关于建立北京-奥芬巴赫气象电路的协议》,开启了两国气象科技合作的先河。2008年6月,双方签署了《中国气象局与德国气象局大气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全面开展气象业务合作。2008年至2013年期间,中德气象部门专家在业务预报系统、气象通信、WIS开发技术、全球基准高空网、降水观测资料、历史资料提交等领域开展了积极的交流合作。